消费型保险难走俏 “返还型”热销另有隐情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2009年上半年将过,《中国经营报》记者盘点保险产品发现,保险市场并未以年初***倡导的“**型”保险产品唱主调,而是以“分红”型、“返还”型产品为主导。其中原因无非两点:来自保险机构的保费经营的压力和保险市场的消费者意识有失偏颇。

纯**保险遇冷

今年年初,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负责人明确提出要在调整保险业结构上下工夫,即发挥保险的风险**功能,引导人身保险业务结构向风险**型、长期储蓄型业务转型。

上半年以来,以“双重返还”、“快速领取”为卖点的保险产品引导着保险市场的消费,而纯**型产品鲜见推出。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纯**型保险产品的特点是保费低、**高,产品单件利润率高。”一位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说,“但是由于纯**型产品的件均保费较低,一般不过几十元到数百元,对于保险分公司来说,虽然卖了***的保险产品,但总的保费收入不会太高,到了年中、年末拿保费衡量业绩时,卖纯**型产品的保险机构的数字就会很难看。”

纯**型产品又称消费型保险产品,一般以意外、医疗**为主,比如一年期的交通意外险或一年期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投保人所交保费的**期限为一年,如一年未发生意外,所交保险就算“消费”掉了,保险责任终止。而一旦发生风险,则区区几十元、上百元的保险费就能提供十万、数十万元的保险**金。

一位保险公司的负责人透露:“我们一般还是引导销售队伍冲击高保费保单,我的绩效考核标准是总保费收入、件均保费、*年新保费收入等。纯**型保险由于每件保费数量较低,卖十个保险产品还不抵一件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

一位保险公司培训讲师说:“纯**型保险产品一般作为新入门者的敲门砖,但新人销售几次这样的意外险产品后也不愿再卖了,转而销售那种一单保费能达到数千元的保险产品,因为只有达到一定的保费收入,他们才能成功晋升为正式的代理人。”

除了件均保费低,消费者对纯**型保险的认可度不高也是一个原因。某上市保险公司一位有七年销售经验人士说:“如果是一个保险责任很简单终身寿险产品,甲种产品是年交保费2000元,保额20万元,到60岁返还所缴保费,保险责任终止;乙种产品是年交保费200元,保额20万元,到60岁保险责任终止,所缴保费不退还。那么消费者一定是选择那种可退还保费的甲种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公司的销售策略是把高保费的保单和意外险产品捆绑到一起销售,这样在一件产品里即有高额**,又能让公司收到高额保费。如6月初法航空难的一名遇难者获得中国人保寿险960万元的赔付,其投保产品“畅想人生分红型产品”正是这样一款在高保费收入的产品中内含了高**的航空意外险的产品。

“返还”驱动是福是祸

在今年上半年的保险产品中,“返还快”、“领取频率高”、“快速见利”等语汇不断成为新保险产品的“卖点”,“返还”型、分红型保险似成为新一波市场热点。这些“返还金”多包装以“关爱金”、“婚嫁金”、“教育金”等字眼。

新华人寿推出的“金钱柜”保险每年为客户返还相当于*期保费1%的“关爱年金”,每5年返还相当于保额的25%的生存保险金。华夏人寿的“童鑫锁”产品缴费满90天就可以返还保额的30%.

长城保险今年在客户中做了产品形态调查,经调查了解,大部分客户都倾向于坚持安全稳健的原则,将保本作为*要考虑的问题,普遍希望产品保本、见效快。“见效快”即能不断让客户在投保后获得“实际利益”。

继华夏人寿、新华人寿、长城人寿之后,6月18日,中意人寿推出“中意福享金生两全保险”,加盟了返还型保险集中上市的队列。

上述保险人士说:“在多年的销售经验中,消费者大多数喜欢有返还的产品,喜欢分红、喜欢短期交费型产品。”他不讳言:“其实所谓‘返还’只是产品包装的一种方式,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并不是保险公司额外给你一笔返还金。最终保险产品的利率是不变的。”

“返还”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不过是包装,而任何的“包装”也是有“包装费”的,“返还”也会加大保险公司的运作成本,继而消耗保险产品原有的功能和价值。*都经贸大学朱俊生博士提示:“最好的保险产品是最原汁原味、能体现保险独特功能的产品,不要用保险与储蓄相提并论,也不能把保险当成投资理财的产品。”

“除非你把保险产品当成家庭短期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上述保险人士这样解释人们需要“返还”型保险的理由。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