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大夫祠发现元代石碑 刻有汉蒙双语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尖草坪区文物旅游局日前在窦大夫祠发现一通罕见元代石碑,碑身刻有汉文、蒙古文两种语言,碑文提及众多已消失的寺院名称,为我市考证、研究已消失古迹,提供了重要依据。

石碑位于窦大夫祠南殿东侧,分为碑*、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高约280厘米,石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据碑文铭刻记载,石碑刻于元至正八年。碑*为螭*碑,呈半圆型,碑额刻有两行篆书“英济侯感应碑”,碑额两侧各有一条*龙,龙眼硕大,龙须飘逸,朵朵祥云在*龙四周升起。

碑身正面刻有:冀宁监郡朝列公祷雨感应颂,下方一行蒙古文字清晰可见,**推测蒙语是碑题注释。原北郊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常清文介绍,蒙汉双语石碑在我市非常罕见,内容为蒙古人与**一起求雨,这是当时蒙古人接受汉族文化的一个物证。

碑文记载了元代至正六年到至正八年间,太原夏季经常发生旱灾,农田里的禾苗即将枯死,百姓忍受饥饿,当地官员前往英济侯祠求雨,每次祈求都十分灵验的事迹。

石碑背后记录了在求雨过程中,出资出力的人名,并提到众多村落,如西张村、呼延村、翟村、陈村等,这对于研究我市北部村落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碑文中提及的慧觉寺、蒙山开化大祥寺、崇禧宫等寺院均已消失。慧觉寺位于阳曲县西村,傅山称其为西寺,傅山与慧觉寺僧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明代时,慧觉寺里的僧人方义喜好喝酒,人称“酒僧”,他为人正直善良,后任慧觉寺住持,傅山专为方义写了 《酒僧方义传》。崛 山文物保管所副所长夏惠英介绍,这通元代石碑让已经消失的慧觉寺、崇禧宫等寺院有证可寻,为考证、研究这些古迹的位置、历史等详细信息提供了依据。

窦大夫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而建的祭祀建筑,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