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佣金时代 券商三大服务漏洞待补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直以来,券商之间愈演愈烈的佣金大战使众多股民记住了“万三”、“万六”这些数据,而忽略了券商是否为他们提供了**的金融服务。为此,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交易佣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券商规范佣金收取行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股民的能力。分析人士表示,佣金战中券商在服务上已经欠下太多“旧账”,后佣金时代他们能否弥补服务漏洞还有待观察。

漏洞一:佣金标准分类过于粗放

证券行业佣金“价格战”自2008年开始初露端倪,此后愈演愈烈,从原先的万分之十二,到万分之八,到万分之六,到万分之三,今年上半年,个别券商营业部甚至出现“零佣金”开户的情况,而恶性价格战也导致部分营业部在上半年出现亏损。

据记者了解,券商大都将佣金率的权限下放给经纪人,经纪人有**的定价自由,而遇到资金量很大的,或者是业绩考核日临近经纪人业绩还差一截的,就可能出现“零佣金”。

面对早已混乱不堪的佣金大战,《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同类客户同等收费”、“同等服务同等收费”的原则,制定证券交易佣金标准;同时,券商对于新客户应与其明确约定佣金收取标准和收取方式,而老客户则可以采用协商的方式收取佣金。分析人士表示,此《通知》可以使券商以低佣金挖客户的营销手段难以实施,券商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客户服务中。

漏洞二:券商营业部管理混乱

迫于同业竞争和各种排名压力,近年来券商普遍把较多的精力放在扩充经纪人规模上,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人,就能找到客户,进而就能够通过客户交易*取佣金,并获得较大的交易量。“客户招揽来了,后续服务就没有了,咨询电话打不通或答非所问,资讯信息因千篇一律不符合需求而变成‘垃圾信息’,‘以客户为中心’讲了很多年,但很多证券公司并未真正了解客户。”一位老股民对记者称,他几乎从来不看券商的短信,因为这些短信缺乏*特专业的见解。

《通知》明确表示,为引导各券商淡化对资金交易量的考核,从今年起监管层将**对外公布市场交易量的排名,同时建议***将经纪业务的投入和服务水平纳入分类评价中考虑。

某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通知》**之后,券商**模式将回到正轨,而为了保住客户,他们必然将改进管理模式及薪酬制度。

漏洞三:个性化证券服务缺失

在股票市场上,证券经纪业务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专业中介服务,满足客户在投资过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但近年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券商走入了一条同质化、粗放式经营的死胡同。

齐鲁证券金融街营业部市场总监李晓伟对记者表示,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实属无奈之举,一方面普遍的低佣金让任何一个券商都难以*善其身,而有实力的券商虽然有一些定制产品,但这些产品需要支付较高的佣金,在目前普遍推崇低佣金的风气下,这样的产品反而乏人问津。

“《通知》也表示要提倡差异性服务,我们也希望能借此摆脱佣金战。”李晓伟称,佣金战实际上是一个证券公司丧失行业发展规范、投资者丧失必要服务利益受损的双输过程。

记者手记

新佣金标准颇具“浪漫主义”

周科竞

券商打佣金价格战,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争夺客户,现在规定客户不能和券商就佣金进行谈判,看似能够提高券商佣金收入,但作为被券商争夺的焦点――客户,是不可能不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券商规定100万元资金量的客户按照万分之八收取,但是有一个客户表示,自己虽然资金量只有10万元,但是交易频繁,要求按照100万元资金的待遇执行,多半券商都会同意,毕竟交易量才是券商收入的根基,一个10万元每天换股的投资者和一个100万元天天打新的投资者,还是10万元的价值量更高。所以说,统一标准本身就难以确定,就算是确定了,各个券商的佣金成本也不可能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核算。券商的经纪业务成本主要是交易所席位费、交易所规费、营业部的房租、电费、人员工资等。现在的投资者大多都选择远程交易,不在营业部坐班,用经济学的理论来看,营业部每增加一个客户,几乎不会增加任何新增成本,也就是说,新客户的经纪业务成本只有交易所规费一项,拉拢新客户的边际成本也就是交易所规费,单一客户需要分摊的固定成本也就无从算起。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层人为设置的价格门槛也就形同虚设。

新佣金标准充满了管理层对于券商行业的关爱,但是这种政策保护**不具备可行性,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券商佣金价格战仍将重起,浪漫主义,总是看上去很美,如果真想让券商佣金标准实现大一统,只能把所有券商都合并为一家公司,改名为中国证券,这样佣金水平一定能够高度统一。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