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农民投资6700万元兴办水利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人民网太原12月14日电 12月12日,地处吕梁山半山腰的稷山县化峪镇佛峪口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千年旱垣变成了水浇地,村民们正忙着冬浇。“我们冬浇小麦用的黄河水,是村80多岁的老支书苏立功等3人投资114万元,兴建的泵站、防渗渠里的水。水价低,水质好,水源有**。大旱之年,冬浇充足了,明年就会有个好收成!”截至目前,该县小麦种植面积49万亩,开动各类水利设施1469眼,冬浇灌溉面积达10.3万亩,其中汾北引黄灌区冬浇上水550万方,灌溉面积达5.3万余亩。

据稷山县委书记乔登州介绍,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利效益的彰显,夯实了稷山县农业基础,极大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有了**。

稷山县去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县”。针对缺水成为制约该县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难题,稷山县委、县**积极贯彻落实全省兴水战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探索出一条以小型水利设施为主,推进节水灌溉,发展民生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先,该县采取**引导、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民办公助等措施,大打“命脉”之战,使“富民、安民、乐民”之水滋润着稷山大地。与此同时,该县立足县情,多方调动农民的兴办水利积极性,抓好技术和资金整合,邀请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等**作技术指导,积极探索以引黄水取代地下水,以低压管道输水代替渠道输水进行灌溉的模式。不仅如此,该县对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使用,融入水利建设资金达840万元,建设一个集水、田、林、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在引黄末级渠道工程建设上,该县按照‘国家补一点,县里贴一点,集体筹一点,群众摊一点’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方式,每米补助10元,拨付财政资金300余万元,完成汾北引黄灌区斗农渠配套30万米,实现控制灌溉面积达9万亩。

以国家投资为主体,**作主导的**项目,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兴办水利的积极性,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个人办水等形式明显多了起来。位于稷山、乡宁、河津三县交界之处的化峪镇佛峪口村,80多岁的老支书苏立功和原金管等3户农民,拿出多年积蓄,并借贷部分资金,投资114余万元,建设小型提水泵站1处,防渗渠道2000余米,使佛峪口及周边4个村近2300亩千年旱垣地变成了水浇地。化峪镇路村农民乔武斌,个人投资30余万元,自建引黄小泵站1处,扩大灌溉面积2000余亩,自己每年收入近3万元。西社镇中社村农民***,投资数万元建设渠道4000余米,使该村农作物扩浇面积1000余亩……三年时间,该县共吸收民间投资6700万元,建设渠道230公里,修建泵站30座。

稷山县多种形式兴办水利,使该县的农业“命脉”四通八达,截止11月底,该县共建设各类农田灌溉工程94处,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铺设管道97.4公里,新建、**防渗渠道269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3.74万亩,为全县农业调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该县旱地每亩产粮约150公斤左右,扩浇为水地后,每亩增产250公斤左右,亩增加收入500元,新增复播面积3.5万亩,亩均产400公斤。该县小麦、玉米、豆类等和复播农作物得到了保浇,新增水果面积3.3万亩,干果面积0.42万亩,今年使该县农民增加收入1.1亿多元。

“**作主导,农民唱主角,兴办水利设施。个人投资受益了,广大农户增收了,节水灌溉一渠水盘活了!”稷山县长李亚丽说。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