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到伯克利念书时没有认识孙正义,没有认识陆宏亮,没有碰到做科技的工程师,我就不可能进入投资行业。有的人成功,不管他自己说多伟大,他都是“蒙”的。
“人本位”策略
我想从后悔的角度来说,我没有看到马云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我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而去投资
从来没算过(投出去多少钱)。今天上午来以前看一个小伙子,把自个儿房子卖了,养了九十个人,都很不容易,他老婆还能支持他,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要是为了简单赚个钱,他早就不怎么干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也是值得我们扶植的,只要这事靠谱,我们都愿意做。
大部分初创企业都不挣钱,也没有一个很完善的财务报制度。李想的,蔡文胜的都没有,甚至都不赚钱。我们投的目的不是看他当时的财务(情况),而是看这个团队所做的事和将来的潜力,我们投的是未来,是希望。
就跟平常看书(一个道理),喜不喜欢一看就知道,不用说这本书得多厚,也不用非得是谈恋爱的或者武打的。金庸好看,琼瑶看了就睡着,肯定不投。一样的,不见得这个人不好,但是一定对你的胃口,不见得三分钟就能决定,我们岁数大了,看人,一分钟不到就能看出来。
软银中国基金是UT斯达康跟孙正义共同出资成立的,我们投了10%,孙正义投了90%。(投资阿里巴巴,)这是我们非常成功的一个投资,但从我个人来说,我是反对给马云投钱的。不是因为他的长相,而是因为他开出的价钱太贵。他们七个人什么都不干,值一亿美金,我们出两千多万美金,占20%,天底下哪儿有这么贵的东西,中国不产这东西,太贵了。我自个儿投“8848”的时候,“8848”生意比他大多了,才他一半的价钱,何必投这个呢?
所以我想从后悔的角度来说,我没有看到马云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我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而去投资,因为他的成功这种几率是一亿人才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买彩票一样。我们是投资,而不是赌钱。
人好项目不好,我们不会投。项目好人不好,更不会投。这个项目不错,这个人能胜任,我们才会投。我个人认为,我宁可失去一个机会,最好不要赔。对我们来说,钱是有限的。我们这行就等于是一个汽车站,今天101公共汽车来了,102马上就来,5分钟之后进站,总有机会。千万别把钱弄没了,弄没了就没人找你投了。
投资有如买古董
这是一个玩的事,一边玩着,希望一边赚钱
咱们国家的富裕是非常晚的,以前大家谁也没钱投资,(投资)这个行业是不存在的。目前,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帮助创业者的绝大多数(人)是三个“F”:family,friends and fool。就是他的家人,他的哥们,还有些有点傻的人。
最开始,所谓的“天使投资”随意性比较强,没有财务报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合同,也没有找个大律师来折腾这事。绝大部分是哥俩找张纸签签字,就打钱了。我自个儿开个馆子成功了,我的大厨跟我多年,他开了个捞海底,那咱也投点呗,赞助一把。自个儿出的,自个儿赚的钱。
后来就是投的蔡文胜的“265”,卖给谷歌了;中国站长站卖给马云的阿里巴巴。现在的汽车之家,泡泡网,我们把55%卖给澳大利亚电讯。还有若干若干大大小小的企业,或者是卖了,或者是并购,或者是加入了其他上市公司。我们也没有人天天去数这个帐,反正有点钱就玩着。这是一个玩的事,跟买古董是一样的。一边玩着,希望一边赚钱。
就像一个好的演员,好的主持人,他有共通性,但绝对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方式,要不然人生就太无聊了。每个人他不同的地方,这是让我们世界有意思的事。我觉得一个天使投资人,最要紧的,我想比较通用的标准,就是这个人不能太笨。他有相当的经验,有俩钱,能够看得懂人,看得懂事,最好有点专业知识,就够了。
有些成功是“蒙”的
有的人成功,不管他说多伟大,他都是蒙的
投入和回报不是一个财务数字。你的投入产出,一定是由你的性格所致的。绝大部分人认识到人生的时候觉得不值,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投入产出比的问题。由于我是很早经历过不同的逆境,所以比较早悟出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是什么,不那么重要的事就撇出去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我的投入产出比,目前还是很正的。
天使投资比较合适我,因为我比较率性,不适合做个基金,管个三五十个人,天天看报表,天天跟投资人要打交道,然后跟人去开董事会,每天一本正经,给人排忧解难的。岁数大了,能管的,能说得了的,就说说,管不了的就算了。
我当年连电脑是啥都不清楚,根本不可能做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天使投资)完全是偶然,是彻底的历史误会,没有任何机缘。如果当年到伯克利念书时没有认识孙正义,没有认识陆宏亮,没有碰到做科技的工程师,我就不可能进入这个行业,都是“蒙”(误打误撞)的。有的人成功,不管他(自己)说多伟大,他都是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