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寿命仅30年 “未老先衰”的根源是什么?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昨日,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

“中国建筑寿命仅30年”一说出来后,在网上引起轩然**。一是痛批,二是问为什么。那么,中国建筑只能持续30年的**是什么呢?

**一:“豆腐渣”

问中国建筑为什么寿命短,很多人想到的是“豆腐渣”——质量问题。中国人深受“豆腐渣”的伤害,难免记忆犹新。去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被网友称之为“楼倒倒”。2009年7月,南京城南花神大道入口旁正在施工的“中兴大楼”靠近公路一侧发生塌方,被网友称之为“楼脆脆”。

这些基本已建成的楼房突然倒塌,一个原因是设计缺陷使得一些建筑“未老先衰”,不堪续用。二是偷工减料,一些开发商为*大化降低成本,往往以牺牲建筑的某些功能,尤其是“超前”的功能为代价。而2009年不断出现的“楼倒倒”、“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给**敲响了警钟。

**二 政绩工程大行其道

比“豆腐渣”还让建筑寿命短的另一个原因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政绩工程大行其道,同时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评论人士陈一舟认为,在一些地方,“有*搞形象工程,无*办百姓大事”,或者“想的是建利民工程,搞出的却是伤民工程”。原因在于:一没有充分考虑民生民情,让城市建设规划更符合公共利益;二没有吸纳**民智让公共建设决策更科学完美,决策失误造成财政浪费;三缺乏有效的公共监督,导致相关权力的腐败和资本暗箱操作。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纵然我们学来了英美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安全理念,杜绝了“豆腐渣”工程,国内的建筑也照旧会短命下去。

据报道,2月6日,曾是南昌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的四星级酒店五湖大酒店在爆破声中倒下。该酒店建成于1997年,只服务了13年,而爆破之后原址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只为多一颗星。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这样的镜头已经司空见惯。城市高架路桥、轨道交通沿途“拆新建新”,更是屡见不鲜。

**三 监管的失效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笑话:推倒一座房子,又重新建起一座房子,轻松两下就创造了双倍的GDP。事实上,尽管我们不好直接论断规划朝令夕改是否有GDP方面的追求,但此类现实案例实在太为普遍了:一个小区才刚建好,要修一个高架,崭新的房子就拆了;小学才刚刚翻新,因为划入了新规划的CBD范围,拆除于是成了唯一的命运;开发商要土地,明明才一二十年的房子,立马就成危旧房;因为要修一个星级酒店,十来年的大楼就被“成功爆破”,完全不管以限高名义炸的房子*后却越炸越高……

正是因为城市规划缺乏真正的科学性与严肃性,有关部门非但无需对短命建筑负责,反而能尽享双倍GDP收获,公民对个人房产享有的神圣财产权,以及纳税人对短命建筑的出资贡献,于是都成为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牺牲品,对私人财产权的肆意侵犯以及对财政资金的巨额浪费成了家常便饭。所以说,短命建筑的背后,首先是对**规划部门有意或无意的不专业不科学的痛斥。

无论是城市规划朝令夕改,还是质量监管失却作用,短命建筑都与**监管部门的消极作为或者作为不力紧密相关。如果要想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那么**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首先必须得翻上三番。

声音

有网友感叹:“买一套房子,贷款还完,差不多也该拆了。”这确实是一种悲哀,70年的使用权似乎只是一种“传说”,而关于70年使用权到期后是不是可以续约的讨论,现在看来似乎也毫无必要。

专家认为,“短命建筑”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相悖,尽管今天我国的建设规模还未达到高峰,可是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一些地区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毁损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如宁波、舟山等地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隐患。

据报道,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132年,美国是74年。而住建部副部长***称,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这真是一个好的提议,但是首先我们的官员应该去调查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寿命短,再有就是有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后就是有没有决心要把我们的城市规划,建筑质量提高到100年这么一个档次!切忌纸上谈兵。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