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银行业激辩信贷质量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凭借着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小心翼翼的监管,业平滑地度过了金融危机,但别人失败的教训也不能忽视。“这几年,我们发展得比国外那些很好的银行更好,主要原因还是**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冲击太大。”李礼辉认为,正因为之前的发展太好,导致那些发达国家的银行忽视了系统性风险可能带来*大的破坏力。

2009年,当市场焦点集中在对银行信贷风险讨论时,李礼辉提出中国银行的*要任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在很短的周期内,大量的财政投资和信贷投放拉动了内需,拉动了经济,抚平了经济增长的曲线。但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评估中国经济面对的主要风险,以便及早采取对应措施防范风险。”

事实上,中国银行也在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和调控政策积极进行调整,如2009年在信贷快速释放的同时,中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占比23.92%,下降了2.62个百分点,产能过剩产业占比下降到6.9%。其中钢铁行业所占比4.31%,下降了0.42个百分点。

当然,这不只是信贷压缩或者退出的过程。李礼辉说:“对于钢铁这样的产能过剩产业,我们在产业内部做集成优化,促进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集团成立后,我们用信贷资源配合企业进行内部整合优化以及引用***、淘汰落后产能,大大改善了企业重要的排放指标。”

对于同样被列为今年中国银行信贷审查**的房地产业,上半年中行把**放在个人住房贷款上面。李礼辉认为,房地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当前**所采取的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而银行也会通过“控制把稀缺的住房资源当作金**产在市场上买卖的投机行为,坚决执行国家的调控政策。”

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趋势性变化,发挥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核心在资金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对接相关产业机会,是中国银行在经济转型期以及未来有可能的经济低增长环境中实现****和成长的关键。

从投资为主导转向消费为主、投资为辅的增长模式;从过多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转向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服务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从公共支出、国有企业为主导转向民间需求为主、**支出为辅、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增长模式;从东部地区为主导转向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所推动的一系列增长方式的转变也给出了中国银行未来发展思路下的具体方向。

“虽然在贷款总量上还表现不明显,但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肯定是我们信贷支持的**。”未来十年,中国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将超过3万亿元,这块“蛋糕”是任何金融企业都不愿错过的市场机会。李礼辉说,这也符合中国银行当前所要推进的从资本高消耗向资本低消耗的转变。

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投向新能源等产业的贷款余额超过2500亿元,比2008年底增长了90%,在公司贷款中的比重由6.9%提高到7.3%。但近两年来,市场对于新能源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关注,也使得银行信贷流入相关产业成为敏感话题。

“这是一个挑战。因为它的增长现在还比较小,它的产能或许是过剩的,但我们分析一个产业的贷款是否增加的时候,更注重这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如何。”李礼辉所列出的对新兴产业贷款标准其实并不复杂:要有市场,能把产品卖出去;在商业上必须要**,有现金流;在技术上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贷款还款期内不能被替代。

“比如风力发电。我们先要看它的发电成本是否可以被电网接纳,或者在**补贴后能接纳,接下来就是投入与产出分析,我们要测算它的现金流,算它在一定周期内能否真正**。在技术方面,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做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

在中国银行贷款总量中,另一个在不断提升的业务是小企业贷款。“这几年,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把小企业当作一个重要的市场机遇。上半年,小企业贷款的增速远远高于我们的平均增速,未来几年我们将逐步提高它的占比。”

优质的大客户资源被基本划分完毕以及**的大力倡导,或许也是商业银行逐渐开始重视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原因之一。不过,小企业的违约风险、社会诚信环境以及小而细琐的业务与相应的高成本,使得各家银行又始终不敢投入太多信贷资源。

近两年来,中国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中银信贷工厂”模式做得顺风顺水。“只要你做得好还是会**,而且收益率会更高。”对于小企业贷款,李礼辉认为银行要建立专业化经营机构,制订符合小企业的信贷标准和产品以及有效率的经营模式,加上小企业自身的努力和与社会环境的改善,银行还是会有动力去拓展小企业贷款。

激辩信贷质量

“为了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中国**向经济中注入大量流动性的负面效应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不良资产。”――2009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在**银行业展望时,**对于金融危机之后,西方银行的自我修复和中国银行业的可能风险做出预测。

而在2010年**1000大银行中,虽然以、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中国国有银行仍然“**最*”,但在另一项关于银行大规模放贷及承受冲击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一级资本”即银行的核心资本实力,工商银行排名第8,下降一位,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则从2009年的第11位和12位,均下降三位。

实际上,过去一年来,唱衰中国经济和银行业崩溃的评论却在西方不断发出声响。2009年的圣诞节,美国《新闻周刊》发表评论:“放宽信贷的结果是造成股市和房市泡沫膨胀,如果这时又发生银行业危机、贸易战或中国增长放慢,全世界都会听到一声爆裂的*响。”

美国对冲基金K y n i k o s Associates创始人兼总裁詹姆斯・查诺斯也在媒体上发表观点说,中国经济的指令性成分和天量信贷结合在一起,造成资源和产能的错误配置,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尽管远比国外机构更熟悉和了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但对于自2009年**4万亿投资刺激而始发的中国银行业信贷潮,国内的研究分析机构也在为银行系统捏着把冷汗――大量新增贷款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都属于长期贷款,而上一轮银行坏账爆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地方基建项目形成坏账。

一份来自东莞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国内银行平均1.28%的不良贷款率依然不足以令监管层安心,而考虑到房地产调控、地方****平台整顿、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经济调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未来银行业不良贷款可能有较大反弹。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来看,不良贷款比例可能上升到2%-5%左右。

“到今年6月底,中国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的比率是1.22%,比去年底下降了0.3个百分点,应该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的贷款质量是很好的。”显然,作为银行家的李礼辉并不认同外界的疑虑,因为“这6年来,我们发生了*大的变化。”

不良贷款率从30%到1.22%,简单数字背后的*大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以后,中国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说,中国银行过去风险管理是分散的,信贷审批也是分层的,我们后来逐渐集中化,并且引进专业化、独立性的管理概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李礼辉认为,正是这种变化才使得中国银行有能力“抓住了2009年这个发展的机遇。”

根据中国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截止去年底,中国银行贷款余额为4.9万亿,比上年末增长了48.97%,其中人民币新增贷款1.1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集团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为39.7%,比上一年提高5%。而根据央行统计数据,去年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达到了9.59万亿,同比猛增95.3%。

“如果了解一下过去中国关于信贷增长管理体制,就会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每年信贷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是受限制的。”之所以出现信贷规模的迅速放大,李礼辉认为一方面是2008年底中央为了防止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太大冲击,放宽了对信贷规模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信贷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所造成的。

“事实上,大多数的年份,客户的信贷需求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比如说,2008年11月宏观货币政策调整以前,我们积累了很多的信贷需求,很多都是很好的项目,只是过去没有足够的信贷规模去做,都集中在了2009年。因此,这一年,市场需求量就变的非常大。”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